close

「有慾望是好事嗎?」

「我在學習著低慾望的極簡生活。」

「我要練習降低物質慾望。」

以上這些,都是找我潛意識諮商的個案,曾經說過,關於面對慾望的處理方式,今天,來談「慾望」。

 

有慾望是對的嗎?

我要告訴你,答案是,有慾望是一件非常好的事!

但是,你要學會用高維度思考人生,透過「渴望層」帶領著「慾望層」自動同步到位,因為,「渴望」與「慾望」所挾帶的宇宙能量、靈魂頻率,具有極為巨大的天壤之別!

 

當你追隨「渴望」,「慾望」會非常輕易被滿足,絲毫不費力、輕輕鬆鬆、自然而然。

但你追求「慾望」,「慾望」則會無止盡放大延伸,這輩子都無法滿足,甚至會越追求越匱乏、無論賺再多錢,依舊覺得自己買不起想買的東西,越有錢反而越不快樂。

 

追隨「渴望」時,你不但快樂豐沛,物質生活(機會、可能性、金錢)會自動完成,早已足夠擁有「慾望」所想要的種種物質,且,就算不擁有,你也根本不會在乎,因為忙著追隨與享受「渴望」帶來的樂趣、成就、滿足與自信,「慾望」所給予的回饋,僅像是蛋糕上的櫻桃、咖啡附贈的小餅乾,以裝飾與點綴成分居多,真正令你感到有滋有味的,早已在「渴望」的本身,如同那塊蛋糕、那杯咖啡,足夠滿意了!

「慾望」好不好?當然很好。

人類因「慾望」而進步,也因「慾望」而有了與世界交流及激盪的機會。

 

無慾無求的生活很可怕,可怕到讓人沒有任何動力去期待明天。

但,純粹「僅」有慾有求的生活更可怕(僅有慾望與追求),可怕到讓人覺得,人生就只是這樣,不傾聽「渴望」、不打開天賦、不欣賞自己、不啟發並感染他人。

 

千萬不要「無慾無求」,那等於相信自己不值得美好,不值得享受身而為人的快樂,不值得好好活在這個世界、

也千萬別「僅有慾有求」,那等於相信靈魂就只能這樣,沒資格來人間完成任務,體驗並發展所有埋下伏筆的新鮮可能性。

 

「慾望」很好,但「渴望」卻是棒透了!

兩者無法從行為上辨識差異,有些「渴望」,藉由「慾望」的形式,滋養長大結為「超渴望」的果實。

有些「慾望」化身成為看似「渴望」的形式,像是上進奮鬥、積極上課、努力學習等模式,最終依舊會現形回歸「慾望」模樣,中途只是浪費時間與金錢,在追求一種形式上的努力罷了!

 

最簡易分辨方法是,問自己:「完成這件事後,第一時間你是否想告訴別人?」

「我的夢想是當xxx」

「我的夢想是環遊世界」

「我的夢想是成為xxxxx」

 

如果忙著讓別人知道「你是誰、你擁有多少、你有多厲害!」,這些,通通是「慾望」,快轉幾十年後的人生,你會越來越彷若失重,當人生發生巨變時,會再也無法往前走,因為,你從沒遇過自己的「渴望」,你忙著告訴別人「你是誰」你卻從未告訴自己:「我是誰。」

 

「渴望」則完全不同,有沒有人知道、完成後會不會有人嘲笑你、看不起你、品頭論足、或是出聲發言批評指教,這些,對你來說,將都不會重要。因為,你早已發現它是「渴望」,你老早知道了:「我是誰」,別人懂不懂、理解的程度與層次,都只是浮雲一片,僅為點綴你的藍天,偶有變化而已。

 

人生很長,長到足夠去遇見(預見)「渴望」;

人生很短,短到不夠去僅在「慾望」層玩耍,與他人相比相爭,浪費你的「渴望」擺著不動。

 

2021來到八月時分。已跨入一年的下半時期。

你的人生忙著「贏」還是想要忙著「遇見那些意想不到的自我可能性?」

 

這是我近幾年很愛的奧運選手照片。她們表徵了「渴望」的本質:純粹、自由、毫無雜質。

她舉起的不是金牌,是還想看看自己是否有其他能耐的挑戰。

愛翻惹.jpg

 

她贏得的不是明天的預賽,而是今天的滿足盡興,用盡洪荒之力的開懷得意。

滿意.jpg

 

她說。是我自己去要求挑戰141公斤的。

她說。擁有銀牌我已經很滿足了。明天的比賽留給明天,今天的我很滿意今天的自己。

 

運動選手教會我們的,並不是國家榮耀或世界排名,成績是他們自己的,與本人以外的人毫無關係。

因為輸贏,並不存在在人生單一場次的拚比,無論他/她們的英姿風采,獲勝的都是觀眾,那股在低迷時期裡,給予人們能量的,正是,他/她們眼裡的──「渴望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覺知引路家──佩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