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在網路上又看到好多網友,討論著《荼蘼》。

既上回寫的:如果你是鄭如薇,妳選方案A還是方案B?

今天,想來談談那句經典的台詞:「好想好想知道答案後,再去選擇‧‧‧‧‧‧」

 

我們,都曾經歷過,那句台詞的猶豫不決。

想著,到底,工作該選A或B、朋友該分或繼續、眼前的機會是放掉或抓緊‧‧‧‧‧‧,期盼著,如果能抵達未來,哪怕只是三、五年後的某一天,只要能看一眼就好,看未來的我是好是壞、是喜是悲,似乎就能讓現在的自己下定決心,勇往直前而不再懷疑。

但是,經過年歲的增長,我才發現,所謂的人生啊,才不是因為一時半刻的決定,直線式地推抵至終點,而是經過很多很多的交岔口,很多很多的點頭、很多很多的妥協與讓步,才趴搭的一聲,誰也不知道地走到這一步。

 

因為愛著這個人,喜歡這個朋友,縱使沒有任何的客觀利益考量,依舊能夠期待著:「如果我們一起走下去的話,能看到什麼風景呢?」;因為對眼前的機會或工作有興趣,即便前途一片朦朧,心裡總能想著:「如果我為它努力,我說不定也會遇見不認識的自己呢!」,因為不可預期,得到時才有驚喜。

 

如果你依舊懷疑,我想推薦,多年前,讀過的一本優良電影劇本──「鄭芬芬」〈閣樓〉(可自己上網估狗,應有全本檔案能看)。

那是個關於圖書館閣樓,一個動人的故事,在次先不暴雷。

如果有時間,請您細細品味。獻給你的現在,以及你所不知,卻期待的未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覺知引路家──佩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